您当前位置:大会首页->代表之声
郭素萍代表:科技扶贫让百姓吃上生态饭
作者:     来源: 长城网    发布时间: 2019-3-8 9:27:09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这为我们林业建设、林业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

  3月7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心情非常激动:太行山深山区许多地方,以前的荒山秃岗披上了绿装,结满了累累硕果。这几年,我们团队传承“保国精神”,通过科教扶贫,既绿了荒山,又富了百姓,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

  郭素萍代表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资料片

  科教扶贫加把力,百姓吃上生态饭

  “我没有教学任务,每年300多天都在果园为果农传授管理技术。”郭素萍代表说。

  的确如此。即便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也利用晚上时间,同广大果农朋友保持热线联系。

  3月2日,郭素萍代表刚抵京就接到了果农询问桃树林木的电话。到达驻地后,她及时把果农遇到的问题记录在工作日志上。她也不忘给农民朋友回回微信,“想到他们渴望的眼神,我能多回一个就多回一个吧。”

  谈起前一段时间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太行赤子》,郭素萍代表说,她最喜欢片尾曲中的那句“风吹过山林的时候,仿佛你在左右。”

  巍巍太行,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方,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岗底漫山的苹果树结出新果,绿岭成片的核桃林又添新绿,前南峪农家院传出欢声笑语……

  邢台县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核桃基地,是李保国生前最牵挂的三个地方,也是去过最多的三个地方。李保国生前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

  前南峪村老百姓既能卖鲜果,也能卖风景。李保国生前研究出一系列治山新法,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90%,邢台县前南峪村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所属的浆水镇从贫穷镇变成了富裕镇。

  从“靠山吃山”向“养山富山”转变,内丘县岗底村7800亩荒山如今林果满园。山绿了,村美了,民富了,岗底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保国老师说:苹果确实好,但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宜栽种。尤其在太行山前的丘陵地区,土质瘠薄,干旱缺水,更适合栽种核桃。尤其是优质薄皮核桃,市场前景非常好。”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回忆说。

  在临城,昔日荒山秃岗如今郁郁葱葱,变成带动农民致富的“绿岭”。如今,绿岭牌薄皮核桃正以年增万亩的加速度“长大”,临城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种植基地,全县近10万人从事相关产业。

  李保国教授去世后,同为农业专家的郭素萍接过了丈夫未竟的事业,继续扎根太行山区,专注于林果种植技术改良。郭素萍代表还有一个身份: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2018年4月4日、6日,苹果产区出现降雪、普遍发生晚霜冻害,这将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与质量。郭素萍代表与李保国团队成员齐国辉教授,提早防范,霜冻前电话指导各苹果、核桃基地采取防霜措施。霜害发生后,她们又第一时间赶到各基地进行调查,指导受灾地区授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将损失降到最小。

  “团队所有成员,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外,其余时间大都是在路上,哪里有需求就到哪里去!”郭素萍代表说。

  两年多来,李保国团队把总书记所说的“立下愚公志,心中常思百姓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座右铭,继承发扬“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精神,继续扎根太行山,走出一条具有太行山特色的科教扶贫之路,让老百姓干上生态活、吃上生态饭。

  郭素萍代表讲述富岗苹果的二维码溯源。 记者 刘澜澜 摄

  技术实现新突破,打造绿色聚宝盆

  “李保国及团队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全国知名品牌,成为山区群众致富的‘聚宝盆’。”郭素萍代表说。

  “头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亩产1500公斤。”这是李保国改造老果园采用大树苗重茬建园的设想,也是他生前未完成的试验。

  齐国辉教授是李保国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岗底村的苹果种植面积有3500亩,第一批栽植的果树已有30年的树龄,急需换代。“李老师生前一直惦记这事儿。现在,我们的大树苗已经培育成功,效果非常好,一年结果,三年就能丰产。”

  “我和其它团队成员扎根内丘县的岗底村,连续3年试验,去年11月份‘一年栽树,二年开花,三年丰产’的老果园重茬大树苗建园终于成功了,亩产达到5000多斤,保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郭素萍代表详细介绍道:这比保国当年预测的产量高出近一倍。河北省有100万亩老苹果园,如果能采用大树苗重茬建果园,仅此一项就可为果农增收1000多万元。

  红树莓对提高人体免疫力特别好,这也是保国生前特别关注的一个项目。郭素萍代表说,“我们现在想在保定建个红树莓试验基地。我们的组培育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已经成熟,深加工有好几个专利正在申请当中。基地建成后,将会带动保定市乃至全国的红树莓产业往前发展。”

  郭素萍代表(右一)做客长城新媒体集团北京融媒中心直播间。 记者 刘澜澜 摄

  团队力量再壮大,太行山更绿更美

  “大树枝多,透光通风不好,咱一定记着把粗大的背上枝儿剪掉。”杨双奎边说边给村民示范,他被认为是李保国在岗底村的第一传承人,现在是十里八乡的技术“大拿”。

  “2016年5月,李老师去世不久,正值苹果套袋期,很多果农遇到问题不知咋办。后来我接到的咨询电话突然多起来,一下意识到,自己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了。”李保国团队成员杨双奎说。

  李保国事迹在全国宣讲之后,外省要求传授果树管理技术的越来越多。团队成员先后赴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湖北、天津、新疆、广西、安徽等10个省市、210多个县讲技术、解难题,免费发放果树管理技术资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书籍等3900多份。

  两年间,李保国团队成员越来越多。从岗底、前南峪,到富岗、易县,从保定到张家口……团队成员深入到河北省31县市,培训果农果树管理技术。去年,郭素萍代表带领团队成员走了全国30多个地方,为各地的果农培训苹果、核桃、红树莓等管理技术8000余人次。

  在苹果、核桃、红树莓、樱桃、仁用杏、桃等主要经济树种生长的关键时间,团队成员分别在河北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唐山、承德等地,江苏睢宁、安徽淮北、河南滑县、新疆阿克苏等地以培训班、现场观摩、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100余次,培训农民15500余人次。

  “‘保国走了,我们团队还在’,这是我们团队的口号。完成李保国未竟的事业,是我们团队最应有的担当。我们决不能辜负农民对李保国团队的期望。”郭素萍代表说。

  郭素萍代表表示,我们会把保国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让保国精神在太行山区生根发芽,让太行山区变得更美更绿更富,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责编: 檀旭涛
版权所有:公民与法治杂志社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